板巖簡介
板巖:形成于新元古代(距今約6.3億年百萬年)CIA值變化范圍在48—61之間,突變為69~71,經歷了一次寒冷事件,并以溫暖環境結束)。板巖成分:石英50%以上,粘 土 20%左右,針 鐵 礦13%左右,其它物質 10%以上,結構中含有許多碎屑礦物(如石英、長石、云母等)和自生礦物(如鐵、鋁、錳的氧化物與氫氧化物等)。
綠色低放射性:板巖屬于A類建材(放射性元素60貝克/每平方米)。我國石材放射性標準在制定時已充分考慮到保障人民身體健康,在總的輻射劑量1mSv的控制前提下,扣除自然界以及其他材料的放射性后,劃分了A,B,C三類建材。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規定的100貝克/每平方米標準,也按所產生的氡氣引起的輻射來定,A類產品的規定是70貝克/每平方米。因此在參與2008年奧運會的標志建筑-鳥巢地面工程競標的一百多種石材中,板巖一舉中標。
收藏價值:板巖表面色彩豐富,花紋多樣,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,塊與塊之間各不相同,類與類之間異彩紛呈,這就使板巖更加有特色。
(附檢測報告)